2021百人會雲論壇|李斌:繼續強化客車營運車輛智能化、電動化應用
2021年1月15日,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拉開大幕。會期為2021年1月15-17日,大會主題聚焦“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3天會議期間共設置2場高層論壇以及7場主題論壇。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斌
2021年1月16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會議在主題為“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的高層論壇上,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斌先生髮表了講話,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專家、各位企業界的同仁,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能夠參加今天下午這樣一個論壇。根據論壇的安排和主題,跟大家也分享一下我們交通部公路科學院在營運車輛智能化、電動化方面的一些工作,跟大家交流和分享。
首先,我想把交通運輸行業營運車輛這個領域的一些現狀和成效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也看了昨天下午我們的大會在線上的直播,看到像萬主席、苗部長等等,也對我們國家整個的汽車電動化都有一個總體的介紹,當然裏面也涉及到了一部分商用車,這裏我重點對商用車做一個簡單介紹。
(PPT)這個表大家多多少少都應該瞭解,不一定全,過去將近五到六年時間,從2015年到2019年,在商用車營運車輛這塊,相關部委出台了一些政策,過去這些,我們的電動化主要靠政策來支撐,特別是財政的補貼政策。當然,昨天在會上有領導講,下一步要進入到市場和政策雙輪驅動這樣一個階段,我也非常認同。但是在過去這些年,我們承認,政策起主要作用,包括交通運輸部在2015年就有一個專門的指導意見,當時提到,到2020年,公交、出租、貨運當時目標還是到30萬,實際上這個目標到2017年就實現了,因此把目標調整到60萬,實際上60萬現在也早已經突破了。
另外,對於這幾年公交等等領域的電動化發展,得益於在2015年財政部、工信部和交通部有一個政策,專門對公交的運營進行補貼。在過去,都是新車購置補貼,對於運營期間的補貼這還是頭一次,這個也是從原來燃油的補貼,把那塊補貼逐年降低,來加大對運營補貼,這一塊對這幾年城市公交的發展推動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包括我們還出台了一些怎麼讓城市的貨運配送車輛,特別是在一些限行限購的城市,怎麼能夠通行便利化,也有一些政策支持,也是為電動的,包括貨車來提供推動力。
另外,從使用過程中來保證新能源車輛發展,特別是在交通運輸行業,比如對傳統的公交車,過去都有一套成熟的檢測、運行、維護、保障的規範和標準,但是對於新的電動化車輛,這套東西都是從零開始建立,這幾年我們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標準規範,來保障新能源營運車輛使用,特別是電動公交車使用過程中的日常檢測、維修、保養等這樣一套規範。
關於保有量,昨天會上各位領導和專家也有一些數字,這裏是從交通運輸行業角度的初步統計,到2019年,也就是到前年年底,交通運輸行業已經推廣使用了新能源的汽車接近100萬,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60萬的目標。在這裏面,公交車大概是40多萬,約佔全國公交車總量的60%,目前已有7個省實現了新增或者更換公交車100%是新能源車,國家對各個省有考核,鼓勵新增或者更換公交車要盡最大程度去用新能源車。這裏面還包括14萬傳統出租車,40多萬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車,這樣合起來是100萬,這裏面沒有包括網約車。到去年年底,準確數字還沒有完全出來,初步估計,剛剛過去的這一年,這個數量是在120萬左右,如果考慮將近40多萬新能源網約車,這個數可能就在160萬,大概是這麼一個數量。
關於推動營運車輛智能化這一塊,我們覺得,目前來看,不太可能採取像新能源車這樣的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我們考慮更多是從標準,特別是從安全角度入手,以安全標準來引導營運車輛的智能化的應用。這裏列了幾個和今天會議主題相關的行業標準,例如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2016年的標準,其中要求2018年4月1日起,車長大於9米的營運車輛應該裝備LDW和FCW,從2019年4月1日起,應該裝備AEBS,這都是過去幾年已經實現的。
對於貨車和危險品車輛也是同樣,標準出台的時間稍微晚一點,在2017年、2018年前後,其中對於傳統的普通貨車,從去年9月1日,總質量大於18噸,最高車速大於90公里的,應該具備LDW和FCW的功能。本來這個實施時間應該是在去年5月1日,後來因為疫情原因,推遲了四個多月,到9月1日已經開始實施。對於貨車AEBS功能,按照規範是在2021年5月1日開始執行,總質量大於等於12噸以上的,車速大於90公里以上,新車應該安裝安裝AEBS。對於牽引車、掛車和危險貨運車,也有相類似的時間和要求。還有不到四個月時間,馬上要實施,目前行業和企業都在加緊準備。
對於營運車輛智能化使用的情況,由於過去這幾年安全的規範標準的引導和推動作用,這塊發展還是很快,主要是在LDW、FCW、AEBS這幾個功能。到目前,營運車輛現行有效車型,大概是14820,包括客車、貨車,裏面有1651個車型已經具備輔助駕駛功能,佔到11%左右。如果是從車輛數量上,目前還沒有完全統計出來,不完全統計,像重慶、貴州、浙江、河南、山東等10個省,在2020年新增的約23萬輛營運車輛中,已經安裝智能化設備的在8.5萬左右,大概佔到37%。雖然只是部分省的數據,但還是可以看出,近幾年安全標準規範在推動營運車輛安全輔助駕駛功能應用方面,效果還是不錯的。
前面提到,交通運輸行業推動車輛電動化和智能化應用,更多是從用户、從使用者角度來考慮,從安全、效率等方面着手,來推動技術進步,而達標車型管理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我們都知道,過去營運車輛,特別是貨車的車型太多、太亂,小、散、亂的問題在我們國內非常突出。這裏有個統計,2017年營運車輛的車型數量高達4萬多,門檻太低,實際談不上什麼門檻,這樣一種無序的競爭態勢,對運輸行業不好,對企業產業發展更不利。所以,從十三五初,交通行業就形成共識,一定要把車型數量降下來,規範起來。到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降到了14000多,降了好幾倍,成效還是非常大的,對車型的標準化、規範化,包括對於產業、企業成本的下降,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目前,在現行的14820個車型中,客車是800多,大頭還是在貨車上,佔1萬多,還有牽引車、掛車、乘用車,乘用車主要是網約車。在14820個車型中,也包括296個新能源車型,下一步在達標車型管理中,考慮增加對新能源車型的一些要求,進一步為新能源營運車使用提供保障。
關於下一步的展望。現在是2021年初,“十四五”的起步,對於交通運輸行業來説,最大的使命和願景就是交通強國建設,該文件已於2019年正式發佈,在這個文件中,專門對車輛,特別是營運車輛有相應的要求,當然都是戰略性的,包括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環保型的交通裝備,優化交通能源結構,推進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促進公路貨運節能減排,推動城市公交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全部實現電動化、新能源和清潔化,當然,這是一個遠景目標,另外還包括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產業鏈。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年底,交通運輸部正式發佈了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這個意見醖釀了將近大半年時間,終於在年底,在“十三五”末期出台,為“十四五”自動駕駛技術的佈局和發展打了一個基礎。在這個文件裏,包括開展自動駕駛載貨運輸服務,鼓勵在相對封閉區域開展示範,並在做好風險評估和應急預案的前提下,視情推廣到公路貨運、城市配送等場景,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物流運輸服務。同時,穩步推進自動駕駛的客運出行服務,包括輔助駕駛技術在公交、道路客運的應用等,在園區、封閉區域進行示範。加快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研究自動駕駛車輛營運條件及管理辦法,探索建立自動駕駛的營運車輛運行安全監管體系,這是在指導意見中相關的一些內容。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院在去年12月份發佈的一個成果,得到了交通部運輸司的支持,即《中國營運車輛智能化運用發展報告》,這應該是我們國家專門針對營運車輛智能化運行使用的第一個研究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我們對營運車輛智能化應用做了分類、分級和分階段的考慮和佈局。比如分類,我們從車輛、駕乘人員以及運輸企業這三個方面對智能化應用進行分類,包括對控制類,主要是對車,服務類,主要對駕乘人員,管理類,主要是對企業的管理來講,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類使用。
對於分級,SAE也有分類,目前汽標委也在牽頭對智能網聯汽車進行分級,我們分級在原則上與它們沒有大的差異,但在細節上更多考慮了營運車輛的使用、管理特點,比如一級、二級,基本上對應着SAE的一二級,但是我們在名稱、定義、內涵上做了一些區分,比如一二級就是輔助駕駛,對於三級以上才是自動駕駛,這裏我們沒有簡單將五級都統稱為自動駕駛,更多是強調使用性和實用性。
分階段,考慮到服務交通強國建設需求,對未來的營運車輛智能化,包括從輔助駕駛到未來更高級階段的智能駕駛的功能,分三個階段。到2025年,控制類輔助駕駛功能在營運車輛中實現中等規模應用,市場滲透率達到40%以上,這個目標在五年內實現應該還是比較樂觀的。到2030年,對於更高級的無人駕駛功能,在有限開放的區域應該實現小規模應用。到2035年,有限開放區域無人駕駛實現中等規模的應用。到那個時間,安全輔助駕駛應該早已大規模普及應用,從而極大的提高道路運輸安全水平。
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內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 2021百人會雲論壇|萬鋼:在商用車領域推動氫能燃料電池應用意義重大
- 2021百人會雲論壇|曾毓羣:未來5年鋰電產業市場將進入TWh時代
- 2021百人會雲論壇|苗圩: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面臨三大機遇和三大挑戰
- 2021百人會雲論壇|歐陽明高:2020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里程碑之年
- 2021百人會|王傳福:電動車百年變革從“春秋時期”開始進入“戰國時代”
- 百人會2020|王傳福:堅定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路線有助於公交行業快速發展
- 百人會論壇2020|蘇奎峯:自動駕駛應該針對場景提供解決方案
- 百人會論壇2020|於德翔:打造基於汽車充電網面向汽車的特安全平台
- 百人會論壇2020|伍理勳:車規級功率半導體器件的認識和理解
- 百人會論壇2020|李斌:電池服務理念“Battery as a service”
1、凡本網註明“來源:102682.99999047.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申通香港運費,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102682.99999047.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 “來源:XXX(非中國申通香港運費)”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繫: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客車行業“應對疫情的解決方案”國際網絡研討會即將來襲[08-03]
- 億華通副總經理宋海英: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實現“三步走”推廣戰略[06-12]
- “氫”風熱起來,中國氫燃料汽車市場即將爆發(珠三角及其他)[07-30]
- “氫”風熱起來,中國氫燃料汽車市場即將爆發(長三角篇)[07-30]
- “氫”風熱起來,中國氫燃料汽車市場即將爆發(環渤海篇)[07-30]
- 王秉剛:新能源客車發展應注意哪些問題[04-23]
- 科普:氫燃料電池汽車不神祕[11-20]
- 王奇英:客車分會促進行業發展,搭建高效溝通平台[11-09]